8、9月間,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夢·軍墾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周年曆史文物展,吸引了十幾萬觀眾。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滿載記憶的歷史實物,一塊塊製作精美的展板,記錄了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歷史瞬間。這些把人們的視野帶進廣袤無垠的新疆大地,走近“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社會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從“軍墾第一犁”到“三大基地”,“農”為全國做示範——
  天山喜看大農業
  從國家博物館展廳到天山腳下石河子市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廣場,靜靜矗立的“軍墾第一犁”雕塑,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它不是簡單的藝術創作,而是第一代兵團人鑄劍為犁、開墾荒原的真實刻畫。
  地處南疆喀什疏勒縣的四十一團,是兵團三師成立最早的團場,團部駐地草湖見證了新中國“軍墾第一犁”的誕生。
  1950年4月2日清晨,在草湖這片荒原上,伴著南疆早春的曙光,年輕的解放軍戰士用扛槍的肩膀拉起古老的木犁,把希望的種子播進這片沉寂的土地。一野一兵團二軍攝影員袁國祥,用一架普通相機攝下了這令人肅然起敬的瞬間。
  1954年10月,駐疆部隊第二、第六軍大部分,第五軍全部,第二十二兵團全部集體就地轉業,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兵團成立後,以屯墾戍邊為使命,遵循“不與民爭利”原則,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煙稀少、環境惡劣的邊境沿線附近,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節衣縮食,開荒造田,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一個個田陌連片、渠系縱橫、林帶成網、道路暢通的綠洲生態經濟網,開創了新疆現代農業的先河。
  20世紀50年代,兵團著力農業機械化和良種優化推廣;80年代,大力推行地膜植棉技術;90年代,普及農田節水滴灌技術。到2013年底,兵團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92%,高新節水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84.7%,成為全國節水灌溉示範基地、農業機械化推廣基地和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過去每到採棉季節,一路向西直達新疆的“拾花工”專列曾是“華夏一景”。近年來開行的“拾花工”專列越來越少,原因何在?兵團農業局的解釋是:兵團不斷加大機採技術推廣力度,有效緩解了手工採摘費用高、雇工難等問題。經過驗證,一臺採棉機一天滿負荷採收面積可達150畝,相當於700名熟練採棉工人的工作量。
  “戈壁驚開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濤。”1965年7月,陪同周恩來總理到石河子視察的陳毅元帥觸景生情,即興賦詩《訪新疆》,高度贊揚兵團屯墾事業。如今,兵團通過推進節水灌溉示範、農業機械化推廣、現代農業示範“三大基地”建設,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已成為國家重要的棉花、糧食、糖、油料、西紅柿、啤酒花、瓜果、畜產品等農副產品生產基地。
  從“八”字頭到“天”字號,“工”為新疆奠基石——
  天山南北奏華章
  在人們的印象中,兵團的強項是“農”:開荒種地,節水灌溉,堆積如山的棉花……其實,兵團“善農”亦“能工”: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解放軍指戰員節衣縮食,艱苦奮鬥,建造了鋼鐵、紡織、電力、水泥、機械等一大批以“八一”命名的骨幹企業,這些工廠大多成為新疆的骨幹、龍頭企業。1975年兵團撤消時,無償交給自治區181個工、交、建、商企業,大大增強了新疆的經濟實力。
  1982年兵團建制恢復後,兵團工業在艱難中奮起“二次創業”。通過落實各項規劃,依托農業資源優勢,兵團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一定技術水平、門類較為齊全的食品工業體系和紡織工業體系,番茄製品、製糖、乳製品、釀酒、油脂加工、棉紡織成長為支柱產業。其中,番茄製品行業技術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番茄醬產量占全國的60.8%。以“天業”“天康”“天富”等一批“天”字號企業集團為代表的產業集群異軍突起,推動兵團由農業經濟向工商經濟轉變。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王震將軍的這首詩,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前身老部隊三五九旅光榮歷史的生動寫照。
  “三五九旅今何在,花海飄香阿拉爾。”記者在兵團一師阿拉爾市採訪,深深地為這座軍墾新城迸發的青春活力所感染。阿拉爾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負責人王澤告訴記者,開發區面積13.5平方公里,基本上是在荒灘上建起來的。目前,阿拉爾園區入駐企業80餘家,去年完成工業產值30億元。
  2012年12月24日,隆冬的嚴寒難掩兵團人內心的喜悅。兵團13個農業師舉行更名儀式,統一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師”。
  “雖然僅僅是幾個字的變化,但意義非同尋常。”兵團黨委書記、政委車俊說,“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兵團工業和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占經濟總量的比重迅速增長,兵團已經從以農業經濟為主轉變為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當年,兵團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2∶40∶28,用‘農業師’這個名稱顯然已不能準確概括兵團的經濟特點。”
  改一個“農”字,天地更廣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劉新齊說,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兵團確立了新時期發展路徑:以城鎮化為載體,以新型工業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豐富屯墾戍邊內容,創新屯墾戍邊方式。
  從“地窩子”到生態園林城市,“城”為屯墾添光彩——
  建城戍邊新載體
  今年5月,記者在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四十一團安居工程“東江花苑園”小區採訪,見到81歲的老軍墾王淑蘭老人。上世紀50年代初從山東進疆,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風當戰袍沙作糧,地當睡床天當房,搭起帳篷擋風雪,鑽進地窩避寒霜。”王淑蘭老人的經歷是一代兵團人的記憶。
  “團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走在花中”,這樣的居住環境曾是兵團廣大職工群眾的夢想,如今已成為兵團270萬職工群眾現實生活的寫照。
  兵團第四師七十三團所在地鞏留縣闊爾吉勒尕,在哈薩克語中意為“荒涼的溝壑”,2011年“11·1”六級地震中又遭重創。然而,僅僅不到兩年,一個規劃面積1.73平方公里的“金琪珊”(73的諧音)小鎮從廢墟中站了起來。金琪珊鎮的佈局有創意,以廣場、老百姓服務中心為“客廳”,以住宅小區為“卧室”,以商業街為“餐廳”,以學校為“書房”,以游泳館為“浴室”,生活在城鎮仿佛生活在“家”一樣。
  七十三團政委冷暢勤告訴記者,他們探索“主動城鎮化”,做到人的素質與城鎮品位同步提高,城鎮化率達到73%。尤其是在“民漢同樓混居”方面下真功夫,通過“七法”上樓法,做到每幢樓房實現各民族混居,融合各民族生產生活方式、文化習俗,促進民族團結,少數民族住樓率達到56.73%。
  2014年2月26日,共和國的版圖再添新城,五師雙河市悄然揭牌。這是繼八師石河子、六師五家渠、一師阿拉爾、三師圖木舒克、十師北屯、二師鐵門關之後,兵團新設立的第七座城市,也是兵團推行“師市合一”和“團鎮結合”戰略的又一碩果。
  今年4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到新疆考察,在昔日只有“五戶人家一條渠”、如今已成為“國家園林城市”的“亮劍之師”五家渠市召開兵團座談會。“做好新疆工作,必須把兵團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在事關根本、基礎、長遠的問題上發力。”“使兵團真正成為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對兵團工作所作的重要講話,指明瞭新時期兵團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
  從20世紀50年代承擔“生產隊、工作隊、戰鬥隊”的任務,到如今肩負“穩定器、大熔爐、示範區”之使命;從昔日以開荒種地、發展農業為主,到如今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推進;從傳統的“屯墾戍邊”到新時期“建城戍邊、維穩發展”,傳統農業生存方式向現代城鎮文明生活轉變……翻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捲,伴隨兵團艱苦創業、風雨壯行的足跡,始終不變的是兵團人“一生做好一件事,不辭長做新疆人”的堅守與信念。  (原標題:戈壁驚開新天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風雨壯行60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74smhk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